炎炎夏日,擋不住張家港城區快速路建設的澎湃熱潮。作為打造樞紐型城市、構建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的關鍵一環,張家港城區快速路項目自2020年啟動以來進展迅速,東線——東三環、北線——346國道張家港繞城段改擴建工程相繼建成通車。今年以來,中軸線、南線、西線快速路建設多點突破,支撐城市高效運行的“骨干系統”加速成型,市域半小時交通圈“呼之欲出”。
7月7日上午,在新涇東路—蘇虞張—南二環快速化改造工程建設現場,一車車滾燙的瀝青被注入攤鋪機,隨后被均勻攤鋪在路面上,數臺壓路機緊隨其后,將瀝青路面壓實壓平。“現場有6臺壓路機、兩臺攤鋪機、12輛機械汽車,工人有20多人。從凌晨3點開始,一直鋪到中午12點,要從東南大道鋪到金港大道。”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一工區技術負責人龐洲介紹。
據了解,新涇東路—蘇虞張—南二環快速化改造工程是張家港中心城區連接高鐵站樞紐的快速集疏運通道,也是我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龐洲告訴記者,高架主線瀝青施工完成之后,將進行伸縮縫、路燈、聲屏障以及標志標線等交安設施施工,力爭今年年底主線高架開放交通。目前,南二環段主體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整體進度已超70%。
沿著南二環一路向西,城區快速路西線——暨陽湖科學城南北貫穿道路項目已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7月7日晚上7點半,施工現場燈火通明,項目首聯箱梁頂板正在澆筑。一車車混凝土通過泵車管道注入模板內,振搗工人手持器械沉入混凝土,確保混凝土密實成型。“本次澆筑第一聯現澆箱梁長116米、寬26.1米,頂板澆筑約為1020立方米。接下來,我們將加速長安南路至小河壩路高架剩余13聯現澆箱梁澆筑,力爭今年年底保通通車。”中建三局一公司生產經理劉中祥介紹。
南線、西線構成了張家港城區外部快速通道而東二環則是張家港“田”字形城區快速路網的中軸“大動脈”
目前,東二環(星宇西路至北二環段)高架橋已開放通車,剩余高架主線也已完成瀝青攤鋪工作。承擔東二環與張楊公路交通轉換的“核心樞紐”——張楊公路互通建設也已進入沖刺階段。針對后續的工作,市交通工程建設服務中心辦事員鄧雷說:“目前張楊公路互通的建設進度已經達到了90%以上,剩余一些伸縮縫、標志標牌、路燈等附屬設施的施工,確保整個項目今年四季度建成通車。”
今年上半年,張家港城區快速路在建項目完成建安產值18億元。根據規劃,2026年快速路將實現成環。市交通工程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魏茂坤表示,“城區快速路建成之后,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加強了各板塊之間和市區之間的連接,實現‘半小時通行圈’;同時也跟對外高速加強聯系,通過城區快速路,可直接駛入疏港高速、S19通錫高速、沿江高速。”城區快速路“骨架”的日益豐滿,正有力驅動著“市域半小時交通圈”從藍圖走向現實。未來,快速路網所組成的“經緯線”,如同支撐城市空間的“骨骼”和“動脈”,將進一步完善張家港路網體系,大幅提升城市外聯內暢的便捷度,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鋪就堅實坦途。
張家港房產網App
好房隨時掌握